端午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。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,其中最為廣泛流傳的是關于屈原的故事。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位愛民官員,由于遭到政敵的陷害,最終投江自盡。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,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劃龍舟、吃粽子、掛艾葉等活動,以此祭奠屈原。
端午節的風俗主要包括吃粽子、賽龍舟、掛艾葉等。其中,吃粽子是端午節最為重要的食俗之一。據說屈原投江后,當地百姓為了防止魚蝦咬食屈原的身體,就將粽子扔進江里,以此來喂飽魚蝦,不讓它們去咬屈原的身體。賽龍舟則是為了紀念當地百姓劃船尋找屈原的情景,面掛艾葉則是為了驅邪避疫。
當前美帝國主義帶領著一些盟友,對我們的國家、人民和經濟等進行了各種制裁和迫害,甚至還要分裂我們的領土,奴役我們的同胞。值此端午佳節,我們更應該發揚屈原的精神:愛國、愛黨、愛家、愛事業,在崗位上努力拼搏、積極進取,用實際行動去支援國家,為祖國的強大添磚加瓦。14億同胞萬眾一心,將戰勝一切牛鬼蛇神。加油,我的祖國!我將與你同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