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是因為雨重風涼中秋漸至,又或是因為遠離家鄉太久,睡夢中,沉淀的鄉愁時時會彌散開來,恍恍惚惚,有家鄉的景致,有親人的面容,有記憶里的歡聲笑語……驀然醒來,這一絲溫暖又瞬間煙消云散了。鄉愁,在這似真似假冷暖交替的夢里日漸凝重。
鄉愁是家門前的那條小河,潺潺流過我的年少時光。河堤上是縱橫交錯的田埂阡陌,是層疊蔥翠的稻田。微風吹來,禾苗隨風搖曳,蕩漾出一層層綠波。稻花飄香的日子,總能看見父親赤著腳背著鋤頭,臉龐掛著微笑在夕陽的余暉里悠閑地徜徉——那是一種豐收的滿足和喜悅,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。
鄉愁是別離時父親久久的佇望和母親默默的揮手,是親人的思念和擔憂。年少時外出求學,只有見識外面世界的期待,只有脫離父母羈絆的興奮,哪里懂得離愁別緒。而今時隔多年,身在異鄉,為人妻為人母,當初臨行前母親說過的話卻越來越清晰:“知道你這次出去后,以后就很少有機會回來了。”當時并不以為然,等到明白話里的真味,只能獨自品味曾經的一情一景了。
鄉愁是深埋在泥土里的鄉音,偶爾響起,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。身在他鄉工作生活,熟悉了各種各樣的語調,鄉音越埋越深,不輕易提及,卻在不斷發酵。不經意間在兩種不同語言間嫻熟地切換,才會感覺到,鄉音永遠是我們那一方土地的印記。
鄉愁是磨滅不掉的記憶,是記憶被剝離的痛楚。離家幾十年,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,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小村,鋼筋水泥的堅硬與冰冷,侵蝕著田野泥土的柔軟和芬芳,阻斷了鄉鄰的淳樸情懷。記憶捉摸不定,鄉愁回味不夠。鄉愁,就是一個記憶中的村莊,被時光無情地篡改。但每次失望地離開了,又會努力在記憶中反復撫摸家鄉的土地,叩響故鄉的門環。
鄉愁是一種眷戀,一種心靈無宿的悵惘;鄉愁是不忘初心的回顧,是繼續遠航的力量。人生即選擇和面對選擇。離家遠行,雖然心里有些許遺憾,但是我會直面生活,滿懷對家鄉的一片炙熱真情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那抹不去的鄉愁,宛如中秋月,永遠烙印于心,指引前行的方向!